三穗“灰碱粑”又叫“灰水粑”。以大米为质料,以柴灰和水加工而成,因其食用便利,将其切成条形,开水稍煮,加些油盐及其他佐料即可香柔可口,柴灰呈碱性,“灰碱粑”又有助消化、健胃强身成效,男女老幼都适合食用,其质料稻米、柴灰、水等天然物质,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和色素,为典型的绿色食物,是人们日常早餐和办喜酒的午饭用品,更是人们新年走亲访友的土特礼品。
“灰碱粑”作为三穗的特征食物,有其用料讲究和出产工艺的独到之处,“灰碱粑”以大米为质料,但水稻种类不同,米质各异,有些种类底子不适合做“灰碱粑”,三穗县良上、颇洞曾是前史贡米产地之一,为出产“灰碱粑”供给了优质质料,尤其是良上山区地形较高,其冷阴田适合种“麻谷”,做“灰碱粑”最为适宜。柴灰作为加工“灰碱粑”的重要质料,在选料上也是很讲究的。三穗有丰厚的林木资源,大部份农家以硬杂木柴作燃料,家家户户用柴灶烹饪食物,其灶孔灰未受任何外界污染,用来出产“灰碱粑”既卫生,又碱性纯粹,做出来的“灰碱粑”色泽澄亮,柔韧鲜香。
出产“灰碱粑”的首要工序是:掺灰、浸泡、冲淘、打浆、煮浆、造型、蒸熟和冷却。
灰碱粑是用大米加工制成的。先用草木灰浸泡大米一天一夜,泡发后,磨成浆,倒入锅里用小火不断拌和至7、8老练,然后再趁热用手捏成一至两斤重的团,再次放入蒸锅里蒸90分钟老练口,放冷后色彩变黄,切成条放水煮一下,晶亮透亮...口感柔软,便于储存、带着,是奉送好菜,更是青年男女在外野餐的抱负食物。
灰碱粑既可热吃,也可冷食(当米豆腐吃啦)尤其是用灰碱粑煮甜酒,那滋味,美得你……
特别阐明,我这儿说的“灰碱粑”肯定不是周边地区说的“米豆腐”,米豆腐首要是吃凉的,灰碱粑首要用于煮熟热食,许多当地又叫做“油荼”,但三穗县吃的油荼仅仅指灰碱粑,不像其它当地那样还要掺上糊米等东西。
三穗的小吃许多,如油炸粑、辣子粉等,想必凡到三穗来的朋友都领略过它们的共同滋味,但是,更让三穗情面有独钟的小吃是灰碱粑。
三穗人对灰碱粑的情结就象北方人对饺子的爱情相同。三穗人喜欢吃灰碱粑,有时似超出了“吃”的领域,吃灰碱粑那种浓浓的意韵、连绵的土风在人们心间不知流淌了多少年、多少代,现在已不行详考,只知道好久以来,三穗人世代代 代离不开灰碱粑。
主料:大米2千克,草木灰1.5千克
辅料:熟猪肉末25克,食盐1克,红油辣椒15克,葱花5克,酱油5克,味精1克,骨头汤150毫升(以上辅料为1碗份量)
制造进程:
将草木灰用沸水浸烫,冷却后滤去残余成灰碱水,把大米淘洗洁净,用灰碱水浸泡24小时,捞起漂洗洁净,磨成浆待用;大锅洗净,倒入米浆,用中火加热,不断搅动,至米浆煮熟起泡发粘,把熟浆盛入盆中,晾冷倒在案板上,用手搓捏成8×12厘米的圆条坯(每个重300克)12个,上笼用大火蒸15分钟出笼,改刀切成5×1.5厘米的长条。取150克入沸水烫2~3分钟,捞起装入大碗中,加汤,放肉末、酱油、味精、红油辣椒、盐,撒葱花拌匀即成。
味型:咸鲜、微辣
特色:米粑绵韧,灰碱幽香